【赵知易】如何考察人才【高清】
时代光华管理课程—人力资源系列
课程编号:LTC050305 学分:1 学时:1
如何考察人才
讲师:赵知易
了解考察人才的角度;
了解如何区分拥有正、邪之气的人才;
学会鉴别人才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认识、选择、利用人才。
经理人学习吧整理
http://hrmstar.taobao.com
LTC050305-如何考察人才
类别:人力资源类 学时:1 学分:1
讲师介绍(赵知易)
赵知易——易学家、阴阳易术家、企业发展顾问、太易中国易学研究学院执行院长 中国首部大型文化创意动画片《周易》编剧策划顾问 自幼酷嗜易学,经多年苦心参求,明悟宇宙阴阳之道、深晓万物象数之理,博采众长,会通百家。承往而不泥古,开来而不媚俗。
以当代学术立宗,一扫易学命理学界神秘玄虚的迷雾,一归其平实简易的本来面目,悟创了全新的易学思维;将天地自然、社会人文变化法则融于生命时空之中,朴实无华,实事求是,真正体现了大道至简、法外无法的原则,使生命时空学奠定在阴阳辩证的哲理与经验实证的科学基础之上。在易学界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可谓当代中国还原易学真实面目的第一人,太易思维理论的创始者。 2001年设坛施教,桃李满九州。自2005年始在北大、清华举办的企业家培训班授课以来,受到广大企业家的热爱与认可,并被聘请为易学教授。学术特点承古而不拘泥,与时俱进,理论与现场实战相结合,使易学文化真正融人到企业家的修身、齐家、治业中。并为多家企业聘为发展顾问,为企业发展、人才选拔、项目策划等做出贡献。
课程目标
了解考察人才的角度;
了解如何区分拥有正、邪之气的人才;
学会鉴别人才的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认识、选择、利用人才。
课程大纲
1.从精神考察;
2.从清浊考察;
3.从邪正考察;
4.从胆识考察;
5.从情态考察;
6.从志向考察。
目标学员
企业领导者、中高层管理者、以及人力资源总监。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了解考察人才的角度;
● 了解如何区分拥有正、邪之气的人才;
● 学会鉴别人才的方法;
● 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认识、选择、利用人才。
如何考察人才
一、从精神考察
精神是一个人的外在显示,决定了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和修养,也是人内在的灵魂。人如果没有精神,其能力也往往很有限,因此对人才考察往往先从精神开始。
1.精神胜于容貌
从中国传统相学来看,人是没有美丑之分的。相较外在的容貌,内在的修养和品德的影响更加长远和深刻,而修养和品德都属于精神的范畴,内在精神是永远不能脱离的根本。没有精神就等同于意志颓废,即使再光鲜亮丽的容貌,往往也看不出斗志和意气,很难想象会有所成就。
2.眼睛是神的外在本质
人的五官是否协调,精神是否充沛,常常通过眼睛是否有神进行分辨和判别。当眼睛里面没有光彩的时候,人就会缺少斗志和意气。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提到“精、气、神”,其中“精”是一个人的内在本质,“气”是流动于人身体之间的物质,这两者都不能被直观地看到,而“神”则能够凸显出来人的本质。通过眼神,足以看到一个人的“神”,从而更容易地对其进行分析。眼神可以透露出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并且很难说谎。人在撒谎的时候,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眼神通常都会飘忽不定。谎言说得越多,眨眼的次数就会越多,说谎的人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眨眼,因为这是心理素质的反射,只会受到神经支配。
一般而言,人的眼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论神有余
“神有余”是一个人精力旺盛的表现。这种人眼光清莹,顾盼不斜,眉秀而长,精神耸动,容色澄澈,举止汪洋。他们的眼神就像一潭清水,能够做到久看事物而不动。
能成就事业的人,通常都“论神有余”。比如,一些企业的老总会经常出差处理业务,即使休息时间很少,却总是可以保持精力旺盛的状态,就是典型的“论神有余”之人。
论神不足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可以见到“论神不足”的人,这种人不醉似醉,常有病态。
“神不足”的人每天都是睡不醒的状态,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也跟不上工作的节奏,常常容易丢三落四。这种人不能委以重任,如果长期如此而不改正,则干脆不予任用。如果这种人从事技术操作,很容易造成操作失误,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要点提示
人的眼神所体现的两方面:
① 论神有余;
② 论神不足。
眼神交流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从中能够考察一个人的精神。神情和眼睛完全能表现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包括对某件事物的喜好和厌恶。
二、从清浊考察
1.神之清浊
清和浊是指大到整个自然界、小到某个人身体内部的运气循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浊有神清和神浊之分。
神清
神清是指保持一种清气,神清气爽,体清人妙,实际上是人体内的循环与自然之气相合。如果一个人身上有此气氛,就会很聪明,而且能得到大家的喜欢与亲近。
神浊
神昏而浊,犹如昏浊的水,这种人很难被看成是聪明机智的。大脑在昏沌状态中,人就会连连犯错误,甚至日常简单至极、做得习惯的事也可能会失手。这样的状态如果长期不能改变,就会给人鲁笨、不会办事的印象。
2.清浊的体现
要保持神清气爽,最关键的是随时随地要保持良好的思想和心态。一般而言,清浊主要有三种体现方式。
先清后浊
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中,仲永就是一个先清后浊的人。他在五六岁时就可以吟诗作赋,才华横溢,令人赞不绝口。但他的父亲以他的才华“做生意”,没有注意对他后天的培养,结果六、七年以后,仲永已经泯然众生矣了。
先浊后清
有些人所体现的是先浊后清。实际上,曾国藩真正的发展就是典型的先浊后清。
【案例】
中年开智
曾国藩少年和中年时,读书没有兄妹聪明。同样做一道题,往往是弟弟和妹妹先答出来,而他则要冥思苦想很久,甚至有时还得不出答案。
曾国藩虽然显得很“笨”,但是毅力很强。后来与弟弟一道到长沙跟着汪觉庵学习,一段时间后,汪老师认为曾国藩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对曾国藩说:“将来你要有了本事,我给你打伞。”后来曾国藩参加科考中了状元,回来后又去见他的老师。曾国藩故意把雨伞放到汪觉庵的门后,出门以后才说:“老师,我忘了一把伞在你家。”汪觉庵连忙回身去帮曾国藩取伞,在拿伞的一刹那,突然想起了自己当年说的那句话。
从《易学》的角度分析,曾国藩属于到了某一点以后开智的类型。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一个运气点,到达以后一定会开智。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用他所掌握的知识去衡量他的智慧都是不可行的。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五年级以后就没有再上学,却发明了连大学教授都无法做到的发明,当然不能从爱迪生所学的知识来衡量智慧。由此可见,慧则是先天形成的,而智则是后天培养的。
3.追求清的境界
每个人都会经历处理问题特别慌乱、没有层次也没有章法的浊阶段,同样也会经历头脑清晰、做事得心应手的清阶段。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讲,清与浊都与运气有关,实际上是人和自然的交流。当一个人处于清的阶段时,与自然界、周围事物的信息交流就会特别顺畅;当一个人处于浊的阶段时,面对同样的事物,所能获得到的共振信息就比较少。
那么,如何达到清的境界,如何开导智慧呢?
《大脑物理学》一书提及,人类的右脑里记载了全部信息,就像一个数据盘、硬盘,打开它就能获得无限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儒、释、道文化的共同点就是利用禅定、静坐等冥思静想的方法,打开右脑去寻找智慧,从而达到清的境界。
三、从邪正考察
1.神之正邪
从邪正进行考察,通常可以从神正和神邪两个方面来分析,而归根到底还是从眼睛的角度出发。端庄厚重、品格高尚的人,神不仅清而正,而且一清到底,略无杂质。而有些人在看人的时候会带有一种杀气,这种杀气就是邪气。
邪正往往是很难分辨的。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邪难识正,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奸邪的人可以用行动、言语掩饰本真的面目和企图。人的邪气往往就在眼睛的眨动之间,如果不在一刹那间发现这种眼神,就很难判断对方心里是邪是正。因此欲辨邪正,要先观动静。
神正
人处于神正的情境下,动静状态一般有如下特征:
静若含珠。静若含珠状态下,人的眼睛非常平静,眼睛看上去就像一潭秋水、深不见底,任何事物都不能引诱他的眼睛。这是人精神安祥、沉稳时的端庄状态,此刻人的心底无私。
韩国的围棋高手李昌镐,外号“石佛”。顾名思义,他在下棋的时候能够像石头做的佛像一样,坐姿总是保持一动不动的状态,从他的眼睛里面无法发现他任何动机。这就是典型的静若含珠状态。
动若水发。静与动是相互存在的,正气的动就是动若水发。这种状态是指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的时候,犹如春水荡漾,精光四射,秀气横溢,属于眼神敏锐、犀利而纯正的状态。
众所周知,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越是高级,成像原理就越接近人的眼球。摄像机在瞬间抓拍的过程,完全是按照眼睛在移动的时候,不管远近都能自动成像对焦的原理来实现的。
静若无人。静若无人是在神正中,邪气相对稍多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人也是很安祥、安静的坐着,但是比起静若含珠,眼睛的神采要略微差一点。虽然在形体上也是一种老僧入定、不为外物所动的状态,但是所欠缺的就是神采。静若无人的状态下,往往有着高洁的志向和恬然的乐趣。
动若赴的。动若赴的与动若水发同样是形容人的眼睛能够精光湛湛,敏锐发现事物,精确地看到问题所在,“动若赴的”状态又存在着霸气和王者之气,让人看起来不怒自威。
静若含珠、动若水发的境界要相对高于静若无人、动若赴的的境界。
本站要点提示
神正之人的特征:
① 静若含珠;
② 动若水发;
③ 静若无人;
④ 动若赴的。
神邪
神邪也托迹于神清之中,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辨别。
一般而言,神邪气主要包括四种状态:
静若萤光。神邪的人在静坐的时候,眼神往往像萤火虫一样,在眼睛没有观物的时候,会闪烁着萤火虫一样的光,这种光经常会似有似无。实际上,这种人就是神不足的体现,通常会出现意念不专一,思想变动很大,心不在焉地想着其他问题的状态。
动若流水。动若流水和动若水发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点点地细水长流,后者是满满的一盆水一下子倒出去。动若流水是指心怀邪念的人目光虽清却游移不定、东西飘忽,在看一个事物的时候,虽然也是神清,但是不容易锁定目标,眼睛常常会有左顾右盼、飘忽不定的感觉,通常专一性很差。
静若半睡。静若半睡类型的人本质上心怀奸诈的人。静若半睡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安静的状态下,人的两眼半睁半闭、半睡似睡;一是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内心想法,而保持似睡半睡的神态。其实这种人时刻都在留意外界发生的事情,别人询问时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因而往往具有一种喜欢投机取巧的思想,容易心怀叵测。
动若骇鹿。鹿或羚羊等动物在静静地吃食的时候,被突如其来的强大动物袭击时,往往会露出惊骇之状,眼睛里会有一种不稳定的光,同时又左右环顾,眼神凌乱。实际上,动若骇鹿类型的人,思想素质往往会差一些,应对能力也不是很强,对外局势很欠缺了解。
2.从特质选人
【案例】
一件事考验三种人
一个老板雇用了三个人才,想验证一下他们分别是什么性格,以便因材而用。
一天下班以后,老板把三个人带到办公室里谈事情,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喊“起火了!”(这是老板布下的局)
第一个人迅速地站起来,要冲出去救火和报警。第二个人则站起来说:“不可能着火,我们公司在防火防灾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失火的几率很小。”第三个人没有说一句话,甚至一动也没动。
老板从三个人对同一个事件的处理方式不同,发现了他们的不同性格。第一个人果断要去救火,说明他对任何事态和事物都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当发现问题的时候想到的是积极面对。这种人城府往往会差一点,对于很多东西了解得不是很详细和全面。第二个人说不可能着火,说明他对公司内部的经营和运营情况了解得特别详细,能够准确地做出判断。第三个人连动都不动,说明他的城府非常深,甚至早就看穿了这是老板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不同的人在同一件事的表现,就能体现独有的性格。在上述案例中,很明显,第一个人对任何事物都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积极面对的心态,最适合做市场销售、开拓市场;第二个人对公司内部的运营情况了解得特别详细,适合负责厂内的生产工作;第三个人做财务更安全,因为他随时会对所有的事物保持最大安全性的了解。在能力差不多的前提下,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
在公司里,一些很简单的方法都可以考察出人的特质。面对缺乏公众性的问题,一些公司在招聘中就会在门口扔一些垃圾,再放上一把笤帚。如果应聘的人没有公共意识,视而不见,那么就直接取消面试的资格。
往往通过小方法、谈话的了解、眼神的识别就能检验和考察出真正人才。古人把邪定位两类,一为败器,一为隐流。败器就是有才能而心术不正的人,称其为“器”,就意味着有形可察。隐流是大智大奸的人,奸心深藏心底,不丝毫外扬。如此看来,器为下,因为有迹可寻;隐为上,因为无迹可寻,难以识别。
四、从胆识考察
拥有胆识对一个人而言固然重要,但同时还应有畏惧之心。一个人没有胆识,就没有创造力、上进心和真正的突破能力。这种小心者,难以担当重任,只可做局部辅助工作。有胆识却没有忌讳和畏惧之心,就会成为狂之人,甚至惹出不少麻烦。因此,人必须具备胆识,但务必要掌握一个度。
1.做事中的胆识
在考察一个人的过程中,要看他在做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胆识。如果成功了,在过程中是否谨慎小心;如果失败了,是因为知识不够,还是胆识不足,亦或者碰到了应急性的问题。在自己做事或者交代员工做事的过程中,无论成败只有分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如果胆识不够就设立计划进行培养和优化;精细不够、处理问题比较粗糙,应该找方法改进。即使一次成功也要考虑是否是一个机会性的幸运,还是真正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大胆者,要从其“做、了、处”看之,一定要从完成的事情中看做法、过程,看是否做得慎重周密、是否有疏漏的地方,防止下一次出现同样的问题。
2.力求平稳取胜
成功通常要靠平静、安全的正道取胜,奇兵突起只能用于非常情况,而且几率很小。孙子曾说“以奇始,以正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奇才固然难得,而且让人惊异于他的传奇色彩,但无惊无险的平易取胜才是根本之道。
大胆者如果神不足,表现出来就是鲁莽有余,心细不足,同样不能担当重任。在工作中,通常只会败事或是添麻烦,应立即予以开除。
小心者神不足,虽不足以创事功,也可能错失良机,但至少可以保持平稳的状态。
五、从情态考察
1.情态表现形式
情态即是神情和态度。人在日常生活中和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通常会呈现两种情态。
一个平时很活泼的人,如果出现闷闷不乐、无精打采的状态,肯定是遇到了某些棘手的问题。
一个平时安静沉稳的人,突然显出兴高采烈、滔滔不绝的态度,肯定是遇到了好事情。
2.动静结合
情态要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考虑,做到动静结合。当一个人处于动态的时候,考察与之原来的静态是否符合,由此可以判断他的心态变化和所发生的事情。只有动静结合,特写在动的时候,才能看清人的本质。
六、从志向考察
在了解一个人时,还要考察其志向。没有志向的人才,就只能成为一个工具,作为技工使用。因为没有志向意味着没有发展的潜力和上升的空间,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也会很有限。
1.谦卑含容与当仁不让
志向影响着一个人的逆商,影响着对压迫性环境以及重大任务和重大决策的承受程度。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爱护和关心下属员工。比如,员工要过生日的时候可以以公司的名义送他礼物,或者和其他员工一起策划一个生日宴会。平日的态度可以是谦卑含容的,一旦员工做错事,则一定要当仁不让,适当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惩戒。一味溺爱和纵容员工,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就会很掣肘。
2.兢兢业业与嘻嘻哈哈
兢兢业业与嘻嘻哈哈是工作中常见的两种表现。有的人很有能力,做完自己的工作以后可能会表现得特别轻松,但前提是必须要把工作做好。比如,美国谷歌公司所体现的是一种家庭化的工作环境,员工可以带着宠物上班,牛奶、面包、火腿等食物应有尽有,如果觉得没有灵感、没有创造力也可以在床上休息。这一切的前提是要保证工作效率。
工作中要做到张弛有度,很多公司为了改善工作环境,规定在每天的某个时段跳集体舞,这是缓解员工疲劳、集中注意力的方式,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
3.警惕妇人之仁
所谓妇人之仁,主要体现在耳熟能详的“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中。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对人要看清其本质,不能因为对方的某些行为而放松警惕,一时仁慈可能会酿成大祸。
4.从“吃亏是福”到真实意图
人们常说“吃亏是福”,而主动吃亏与被动吃亏去却有着微妙差别。
实际上,吃亏是福和人的道德水准有直接关系。如果一个人长期吃亏的目的是为了博取别人的同情和名利,就是“假吃亏”,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过,“圣人以无私成其私”。意思是说,世界上最大的无私就是自私。无私要看是否出于真心,如果是有目的,就不是真正的无私,仅是博取更大利益的手段。
5.缺点就是优点
人们往往喜欢把一个人的缺点和优点区分开来。实际上,人并没有真正所谓的优点和缺点,因为事物总有两面性,缺点反过来可能变成优点,优点也可能变成缺点,要看如何去使用。同样一把手枪,握在罪犯手里就会成为凶器,在警察手里就会成为捍卫人民安全的武器。事物和物品不变,作用的地方不一样,最终导致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真正的智者,一定会把别人的缺点和优点分开,以达到最大化的效益。
6.从聪明看成就
有些人明明很聪明,却总是与成就失之交臂。究其原因,往往是缺乏思想和意志力。每个人周围都不缺乏聪明的人,然而如果缺乏责任感、缺乏上进心,缺少发展的眼光,就无法体现和创造人生价值。人不缺乏智慧的头脑,而是缺乏意志力和坚持力。
如何考察一个员工,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考察员工时要从多方面集中考虑,千万不要仅从反方面妄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