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鹏】如何读懂《资治通鉴》——更多资源,课程更新在
资源,名师讲座课程简介:
【姜鹏】如何读懂《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作为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的一部巨著,可谓厚重如山。书中涵盖的16朝1362年的历史,承载了多少血泪,蕴含了多少智慧,恐怕只有精读过的人才能领略。
这本书,被康熙皇帝留下107条批注,毛泽东精读17遍,曾国藩称其为最好的经世治国之书。
但这本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巨著一共294卷,共三百多万字,比世人熟知的牛津词典引例还要再多一百多万。这样一本艰深的巨著——怎么精读?
作者:姜鹏,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百家讲坛名师。师从经学史大家朱维铮,专研中国传统文化。
高晓松评价:姜鹏是目前国内讲《资治通鉴》最好的人。
这次,就让我们听听姜鹏对于《资治通鉴》的解读——看资治通鉴中的识人与用事。
一、用人的一般原则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资治通鉴》开篇用倒叙手法,讲述了三家分晋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即韩、赵、魏三家联手消灭了执晋国政坛牛耳的智氏。葬送智氏的,是这个家族的领导者智襄子。司马光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可以告诉后来者什么样的人能用,什么样的人才是合格的领导者,从中总结出一套人才观”。
《资治通鉴》讲这个故事,是从智襄子的父亲智宣子选择继承人说起的。智宣子认为智襄子很能干,想让他做接班人。但这个提议遭到了智氏家族另一位长老智果的反对。智果指出,智襄子虽然有五大优点,却有一个致命缺点,不适合担任领导核心。初听智果的意见,会觉得有些无理,任何人都难免有缺点,一个人有五大优点,而明显的缺点只有一个,为什么不能用呢?事实却证明,智果是有远见卓识的。
智果首先罗列了智襄子的五大优点:一、长相帅;二、武艺强;三、多才多艺;四、聪明善辩;五、刚毅果敢。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这已经非常完美了,放在今天,肯定有很多女性为他尖叫。为什么还不适合做领导人呢?
智果指出,智襄子的致命缺点在于他残暴不仁。这么有能力的一个人,却是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如果他凭藉这些能力去凌辱别人,不同样如虎添翼吗?当他不断在凌辱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感,同时岂不是为智氏家族树立了众多仇敌?这对智氏家族必然不利。
但智宣子没有听从智果的劝告,还是立智襄子为嗣。智果判断,在智襄子的领导下,智氏必然灭亡。为免受牵连,智果决定不再姓智,而改姓辅,称为辅果。
智襄子上位后,果然倚仗自己的势力和才能,做了很多树敌的事。其中包括当众羞辱韩氏和魏氏家族的领导人。继而强占了韩、魏两家的田地。当有人提醒智襄子要提放韩、魏两家发难报复时,智襄子却自信满满,认为凭着自己的实力和能力,没有人能够挑战他。
当智襄子继续贪得无厌地向赵氏家族索要土地时,遭到了赵氏家族的领导人赵襄子的全力反抗。智襄子会同韩、魏两家讨伐赵氏。两家迫于淫威,不得不协从,但心里却充满了恐惧。他们知道,赵氏如果灭亡,同样的命运可能很快就会降落到自己头上。聪明的赵襄子显然也看透了韩、魏的心思,派遣密使和两家结盟,约定时期,里应外合,打败了智氏,并杀死了智襄子。智氏家族也因此覆灭,唯一的幸存者,就是当初改姓的辅果。
通过总结这件事的教训,司马光按德和才两项标准,将人才分为四等:德才兼备曰圣人;德高于才曰贤人;有才无德曰小人;才德俱失曰愚人。圣贤自来难求。在司马光看来,在得不到圣贤,只有小人和愚人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宁可选择愚人,切莫选择小人。因为愚人虽然无德,却也无才,破坏力不强。小人固然有才,但没有道德底线,很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司马光的观点初看起来有些极端,甚至有些迂腐,在大力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尤其不合时宜。但仔细深思,我以为司马光的观点触及到了用人的一般原则。
首先,从传统德才观念来说,对于一个性格成熟的人来说,加强他的品德,比提升他的才华更难,也就是说在品德上出现短板,比才华缺陷更难弥补。失去品德的驾驭,才华完全有可能成为伤害的利器。
其次,切合当代社会,我们可以灵活地把德”理解为是一种与人相处的能力。有德之人最基本的特征,是能替他人考虑、没有侵略性。这样的人能吸引到更多人愿意与他交往,这其实是一种能赢得长远回报的重要能力。在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里,这样甚至可能是成功的前提。我们可以举出更多例证来证明,有实力、有能力的人未必是最终的赢家,和德性的缺失往往有很大关系。
非常之事有待非常之人,在一些特殊环境下,才能本身的确会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不必受缚于品德。但我们不要忘了,社会运转的基石是普通人与普通事。在处理普通人事的时候,我们必须注重一些一般原则,其中就包括司马光的人才观。
二、不妨给对手放行
公元5世纪前期,中国仍处于南北分裂时期。南方的东晋王朝已是日暮黄昏,大权旁落到军阀刘裕手中。北方地区,东边统一在鲜卑拓跋人建立的北魏政权下;而今天的陕西省境,则控制在以姚为姓的羌人贵族手中,历史上称为姚秦,或后秦。公元415年,后秦君主姚兴去世,国内陷入混乱,使得当时的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公元417年,东晋权臣刘裕试图伐秦。但问题是,东晋政治重心在东南,伐秦是往西北打。秦国的东大门是易守难攻的潼关。刘裕想撬开潼关,须假道北魏境内,溯黄河西上,再在黄河南岸登陆。于是刘裕向北魏朝廷提出了借道请求,希望假魏国境内,溯河西上,直趋潼关。
魏太宗拓跋嗣召集内外臣僚,广泛征求意见。大臣们几乎众口一词,以为刘裕居心叵测,不可借道。理由很充分,潼关天险,一人荷戈,万夫莫进,刘裕孤军远征,要攻下潼关,谈何容易。且刘裕是久战成精的宿将,应该考虑到攻打潼关的风险。如果攻不下潼关,北魏军队又在后面堵住他的退路,刘裕所部岂不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刘裕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因此大家认为,刘裕名为伐秦,实则难测,他若借道溯河西上,弃舟登岸之日,不登南岸登北岸,就能纵横魏国境内。只有一人提出了不同看法,是当时的博士祭酒崔浩。崔浩以为,刘裕伐秦志在必得,不会跟魏国纠缠,绝无登岸北进的可能。且刘裕醉翁之意不在酒,破秦而必不能守,应该借道给他,坐收后利。经过一番权衡,魏太宗为保险起见,还是遵从了大家的意见,没有答应刘裕的借道诉求。
但这也给北魏带来了麻烦。刘裕要西进,北魏不放行,双方发生了军事摩擦。北魏军队被刘裕打败,损失惨重,意气风发的刘裕强行西上。此时魏太宗又和崔浩谈起了这件事,崔浩分析了三点:首先,刘裕以出身卑微的将校成为独揽东晋朝政的权臣,在东晋内部必然有很多政敌。前东晋荆州刺史、宗室司马休之,就是刘裕的重要政敌。司马休之被刘裕打败后,依附于姚秦,故刘裕早就想伐秦。
现在秦国内乱,机不可失,所以刘裕是真心伐秦。其次,想一想刘裕伐秦成功之后会做什么?裕克秦而归,必篡其主”,(《资治通鉴》卷一百十八)这是刘裕作伐秦这篇文章的题眼。
刘裕在东晋的势力,距篡夺皇位只差一口气,伐秦除根铲政敌外,还为篡位加重了砝码。伐秦成功后,刘裕必然会把重心放在准备篡位上,而不是管理西北。于是导出第三点,倾心东南皇位的刘裕,不会下血本守护西北,西北迟早成为魏国口中的肥肉。所以结论是,如果阻拦伐秦,打乱他的步骤,刘裕被逼急了会跟魏国死磕,魏国白白替秦国蒙受损失。
如若放行,让他攻灭秦国,也不过是为魏国做嫁衣。孰为上策?魏太宗这次采纳了崔浩的建议。
不出崔浩所料,刘裕成功灭秦后,并没有留重兵驻守,只留下幼子坐镇关中,自己则急忙赶回东南,准备篡位去了。幼子的表现令人失望,刘裕却无暇西顾,西北最终真的落入了北魏的腰包。
崔浩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为什么能把事情看得这么准?关键在于他能洞察对手真正想要什么,对于刘裕来说,灭秦是手段,篡位才是目的。所以他能断定刘裕不会和自己纠缠,也不会把重点放在秦国问题上。据此来决策,拦着他,自己替别人受损失;给他放行,却能为自己带来好处。
由此可见,在竞争关系中,并不一定是堵住别人的路就能为自己争取优势,很多时候看清形势,为对手亮绿灯,未必是坏事。尤其是在多角竞争关系中,要学会借力打力。
三、要勇于示弱
《老子》有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在强敌环伺的恶劣环境下,勇于示弱、善于示弱不仅是生存法则,也是争取最终胜出机会的必要策略。《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二至卷一百九十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隋末大起义。李渊能够在复杂的各方博弈中脱颖而出,定鼎中原,细思前后,和他两次重要的示弱策略密不可分。
两次示弱都发生在十分关键的义宁元年(617),第一次是示弱于突厥。
李渊进军长安之前,为隋室镇守晋阳,主要目的应该是防守突厥。自汉迄唐,今天的山西省中北部地区都是游牧民族和中原政权冲突频发地区。李渊西顾长安,争夺皇权,不能让突厥成为后顾之忧。
于是在刘文静的建议下,卑辞厚礼”讨好突厥可汗,并打算向突厥市马。突厥既想在李渊身上做些政治投资,又想挣笔钱财,于是准备了一千匹战马与李渊贸易。李渊方举大业,战马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自然是多多益善。出人意料的是,李渊却只买了其中的一半。将士们以为李渊缺钱,纷纷表示愿意出私钱买下另一半战马,却又被李渊制止了。其实李渊并不缺钱,那他为何不将所有战马买下?如果过于暴露财富实力,一下子吃下一千匹战马,让突厥人觉得买卖好做,激起他们的贪利心,更多无谓的交易就会跟着来。况且李渊此时的处境,不能得罪突厥。一旦突厥贪得无厌的心理被激发,又不能拒绝他们,届时就是一件麻烦。所以李渊在第一桩买卖中示贫,缩减突厥的胃口,以确保合理的交易可以长期维持。
接着李渊又向突厥借兵,同样出人意料,居然只借了区区数百骑兵。这又是为什么?大举借兵,固然能增强自身实力,但将来如何与突厥分享胜利成果,必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李渊看来,数百突厥骑兵足以为用。他只需要借这些突厥骑兵向中原竞争者们释放信号,让人们以为突厥人站在李渊一边就可以了。事实证明,在宜弱不宜强原则的指导下,突厥没有成为李渊逐鹿中原的绊脚石。
第二次是向李密示弱。隋末流行着李姓将王的谶言,早在李渊之前竖起反隋大旗的李密,实力十分雄厚,以义军盟主自许。
李渊察觉到了李密的狂傲和野心。长安是李渊志在必得的猎物,又不能因为这些成绩让自己成为李密的眼中钉。于是李渊还是用卑辞交结的手段笼络李密,推许李密为应运而生的救世真主,而表明自己的志向仅仅是想在天下平定之后继续做唐公。
这一招果然麻痹了李密。当李渊全力进攻长安时,李密的主力在洛阳附近处理更为棘手的关东形势。
李密不仅要和实力强大的王世充争夺洛阳,还要应付弑杀隋炀帝后率领宿卫精锐北上的宇文化及,此外还有各路实力不同、目的不一的军事力量。关东既是反隋势力的大本营,又是隋军与义军拉锯战最激烈的地区,形势远比长安复杂。李密虽然重创了宇文化及,但自身的实力也在与王世充的对抗过程中大受损伤。
与此同时,李渊却以并不太大的代价成功攻下了长安,掌控了帝国中枢神经。当李密鏖战关东时,李渊则在关中养精蓄锐,坐观成败。最终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只带领一小股人马投奔李渊。时局至此,从李唐的角度看,李渊只用了一封言辞谦卑的信,就让李密替他在关东摆平了这么多麻烦,而李密自身的势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解决。这可以说是李渊创业过程中最高明的一步棋。
李渊之胜,胜在懂得示弱;李密之败,败于自恃其强。《老子》所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四、不必太精明
《红楼梦》第五回中有十二支曲子,分别预示十二钗的命运。其中有一曲《聪明累》,点的是王熙凤,开头词句大为脍炙人口: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我们总希望有足够的精明来应对复杂多变的人和事。但勤于算计、过于精明的人,往往得不到自己期待的结果,不仅如此,结局还有可能与自己的初衷截然相反。更有甚者,算来算去算丢了身家性命,恰如《红楼梦》中的琏二嫂子般。历史上自然也有不少这样的人物,隋末曾经风云一时的沈柳生正是其中一位。
义宁元年(AD.617)的隋室江山,也可以用《聪明累》中的语句来形容,那真是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东西南北都出现了实力强劲的反隋武装,鼎迁运移之势非人力所能挽。西南地区的起义政权虽然成熟得比较晚,但一经产生,也被证明为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这支政权成立后,奉南朝梁室后裔萧铣为领袖。在它形成过程中,沈柳生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萧梁虽曾统治南方,成一代霸业,但至隋末,家族势力已衰微。被推戴前,萧铣只是小小的罗川县令。哄抬萧铣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原属隋朝军队的低级将领董景珍、徐德基等人为首,另一支是沈柳生经营的民间武装,故史书称沈柳生为贼帅”。这两支力量与萧铣的结合颇具戏剧性。
起初,沈柳生率领队伍攻打罗川,把萧铣逼得很窘迫。恰在此时,远在巴陵的董景珍等人准备起兵反隋,并决定推戴萧铣,派使者到罗川沟通。萧铣得信大喜,认为趁此天下皆叛,隋令不行”之际聚义起事,可以号令江南,中兴梁祚”。
同时萧铣也想到了应对沈柳生的良策:若能以相与起事、共图大业为由说服沈柳生加盟,不仅能解罗川之围,更能壮大自己的力量。萧铣成功了。就像黑钱需要洗白一样,沈柳生应该也很想摆脱贼帅”的恶名,变身为正规军,所以他爽快地答应了萧铣。萧铣既打出了反隋大旗,又有沈柳生支持,迅速使得远近归附,队伍壮大到几万人,蔚为可观,下一步就是要和董景珍等人会合。
萧铣带领队伍行向巴陵,在和巴陵势力初步接触的时候出问题了。问题就出在沈柳生身上。徐德基奉董景珍之命,率领数百名巴陵豪杰出城迎接萧铣,却在见到萧铣之前被沈柳生杀了。
沈柳生打的什么算盘?沈柳生自认是用实际力量拥戴萧铣的第一功臣,但麻烦的是自己有一个洗不干净的贼帅”黑底。董、徐诸将原本就是正规军,又有很强的实力。合势之后,董、徐等人排名必然在前,沈柳生不甘心接受这样的局面。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沈柳生决定杀掉徐德基,质押巴陵众豪杰,然后独挟梁公,进取郡城”,争做萧铣之下的一号人物。
沈柳生的大胆举动使得萧铣惊呆了。大事方举而自相残杀,萧铣认为自己没有理由再在这支队伍里呆下去,试图徒步走出军营。萧铣的激烈反应也让沈柳生乱了方寸。沈柳生知道,失去萧铣这面旗帜,自己将重新沦为贼帅”,于是伏地请罪,请求萧铣原谅。
一番曲折后,萧铣和沈柳生率领部队进入巴陵郡。董景珍探知情伪后对萧铣说,徐德基这样的建义功臣,沈柳生说杀就杀了。这样的事,如果不给予重重处罚,怕难以立威服众,沈柳生今后也会越来越嚣张,难以收服。萧铣很认同这个观点,于是授权董景珍,收杀了沈柳生。
纵观沈柳生的这段经历,创业初级阶段就计较排名,不仅没做成一号人物”,反而早早地被物理消灭,不正应了《聪明累》所说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