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明】病因病机23集 147827

所属:名师讲座 > 医药医院> ID号:147827 下载需要5点数
关注度:0 大小:9.8 MB 时间:2024-02-13 16:46:52

免注册用户快速下载

资料描述

 【张景明】病因病机23集

有诸内,必形诸外

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与内脏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面部、舌质和舌苔与脏腑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果脏腑的气血别用有了变化,必然要在体表反映出来:而体表的某些改变,则代表着体内相关脏腑的病理情况。因此,中医常常通过脉象的变化,和对人体神色形态、舌质、舌苔的观察,以及对病人症状的分析,来推断人体内部的病变。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刺法论》)

正气指人体抗病的能力,邪气指一切致病因素。正气和邪气构成一对矛盾,此胜则彼负,彼胜则此负。如果人体的抗病能力正常,足以抵抗外邪的侵犯,就不会生病。因此,中医预防医学的观点,重点是在保持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忌酒挺生和避免外邪侵犯。如程钟龄提出保生四要:节饮食,慎风寒,惜精神,戒嗔怒。李东垣主张远欲和省言。《素阿·上古天真论》提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等。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邪为外界的致病因素,气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一个人由于外邪侵犯而发病,说明其抵抗力与外邪相比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因此,人体要避免受外邪侵犯,必须保持自己的抗病能力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风者,兽行而数变

(《素问·风论》)

风性轻飏,来去迅速而多变。临床上常将游走不定,变幻无常的症状归纳为风邪致病,如游走性关节炎,中医认为属于风邪偏胜的行弊(风痹);而荨麻疹等皮肤瘙痒性疾病,由于具有漫无定处,此起彼伏,忽起忽消的特点,中医对之也常从风论治。此外,一些外感发热性疾病,则多以风邪为先导,如风寒、风热等,所以一般发病较急而传变较快。

风者,百病之长也

(《素问·风论》)

这句经文的原意是:风”能引起很多种疾病,如脑风”、目风”、漏风”、内风”、首风”、肠风”、泄风”等。现在一般引伸为各种外邪为患,常以风邪为先导,如风寒、风热、风湿、风湿热等等,因此,在治疗时均应适当配伍疏风之药。

风胜则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风主动。风邪太过,则可发生痉挛、抽搐、频疯等肢体摇动的症状。如高热引起的抽风,叫做热极生风,治宜清热息风,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头部摇动,叫做肝阳化风,治宜平肝息风、由于某些传染病(如乙脑、流脑)后遗症引起的病疯,叫做血虚生风,治宜养血祛风。

热胜则肿

(《素同·阴阳应象大论》)

热为阳邪。火热太过,则可发生红肿、如各种疮疖的红肘热痛,叫做火毒,治宜清热解毒。

燥胜则干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操为阳邪,最易伤津。燥邪太过,则可发生干枯。如皮肤粗糙于裂,口唇鼻咽干燥,干咳无痰,大便秘结等,治宜润燥生津。

寒胜则浮

(《素同·阴阳应象大论》)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太过,则阳虚气不化湿而发生浮肿,如某些心病性或肾病性水肿,中医认为系阳虚而寒气太盛所致,治宜温阳利水,如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等。

温胜则滑泄

(《素同·阴阳应象大论》)

湿为阴邪,易伤脾阳。湿邪太过,则可致脾胃升降失调而发生泄泻。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中医均认为与湿邪有关,所以又有无湿不成泻”之说。临床上对泄泻应分别寒

热虚实而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脾肾虚效,泻必清晨

(沈金鳌)

脾主运化,脾阳需要肾阳的温煦,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若肾阳虚衰,常常导致脾阳也虚而成脾肾阳虚之证。禁明之前,为肝气萌动阳气将升之时,如果脾肾阳气虚数,不能振奋阳气,而阴寒之气偏盛,肝气乘脾虚来熄,使脾气升降失调,正气欲复而不能,邪气乃鼓荡肠胃,故天将明时出现腹痛腹泻。治宜温补脾肾,用四神丸加减。

胃强脾弱,则消谷便溏;脾强胃弱,则知饥纳少

(《类证治裁》)

胃主受纳,主运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两者密切配合,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胃强脾弱的病人,食量虽然正常,但吸收功能不好,故大便溃泻,脾强胃弱的病人,消化吸收的功能属于正常,而胃的受纳功能减弱,虽然知道饥饿,但食欲不佳,进食很少。前者多见于各种慢性肠炎病人,治疗宜重在健脾,后者可见于溃疡病、萎缩性胃炎等病人,治疗宜重在益胃。

,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

(吴鹤皋)

腹痛即泻,叫做痛泻。脾主运化水湿,湿胜则泻,所以泄泻应责之脾;肝主痛,所以腹痛应责之肝。肝气太过为实,所以说肝贵之实;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运为虚,所以说脾责之虚。因此,脾虚肝实,是痛泻的基本病机,故治宜抑肝扶脾,可用痛泻要方、柴芍六君子汤等加减。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

(《温病条辨》)

脾胃同居中焦司受纳而主运化。胃气下降,食物得以下行,脾气上升,水谷精微才能敷布全身。一升一降,两者协调,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若外邪损伤胃阳,就会导致胃气不降而上逆,发生呕吐:损伤脾阳,就会导致脾气不升而下陷,发生泄泻。所以临床上治疗呕吐多配伍丁香、柿蒂、旋复花、代赭石、法夏、竹茹等和胃降逆的药物;治疗泄饵多配伍党参、白术、黄芪、葛根等健脾升阳的药物。

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咽

呕吐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虽然在胃但其发病机理常与胆气有关。如果胆气逆而犯罔,则可导致胃气不降而发生呕吐,即所谓胆胃不和”。所以,在治疗呕吐时,应该懂得这一病机,而在治疗呕吐的方剂中配伍抑肝的白芍、赭石或清胆的黄芩、竹茹等药,则往往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如能复代赭石汤、芩连桔茹汤、橘皮竹茹汤等。

胃不和则卧不安

(《素问·逆调论》)

骨络通心,心主神志,同气不和可以使心神不安而导致失眠。如食入过多或胃脘胀满,常使人不得安卧。治疗此类

失眠症,宜消积导滞、和胃消胀,方如保和丸之类。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索问·痹论》)

饮食有节,才能使肠胃的功能保持正常。如果暴饮暴食,食量超过肠胃所能负担的限度,就会使肠胃功能受到损伤。所以,为使肠胃功能不受损伤而维持正常状态,就应该注意节制饮食,最好做到定时定量。

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温者,下先受之

(《素问·太阴阳明论》)

风为阳邪,其性轻飏而向上,所谓高巅之上,惟风可达”。故风邪为患,多先侵犯人体上部,如风寒、风热等常先使人产生头昏头痛等症状;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而下流,低洼之处,乃湿所趋。故湿邪为患,多先侵犯人体下部,如混邪常先使人产生腹泻、下肢肿痛等症状。

因于湿,苗如裹

(《素问·生气通天论》)

,湿性重浊,若湿邪侵犯头部,由于清阳被湿所阻,可使头部产生重胀如物所裹的症状,常见于冒雨或用冷水洗头之后,宜用川芎茶调散、羌活胜湿汤之类加减治疗。

诸带皆不离乎湿

妇女带下,原因较多,常见的有脾虚肝郁,湿热下注,肾虚不固等证型。但就其病因病机而言,则多与湿邪有关。脾虚不能运湿,或肝郁脾湿、湿遏化热而湿热下注,或肾虚带脉不约、任脉不固,精液滑脱而下,均可使白带增多而为病。所以,临床上治疗白带时,无论其属虚属实,总要适当配伍苍术、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苡仁、前仁、猪苓、泽博等健脾除湿药以提高疗效。

黄家所得,从温得之

(《金匮要略》)

黄疸病,不论其为阴黄、阳黄,总与湿邪有关。由于湿邪侵犯脾胃,湿从热化,湿热交蒸,或湿从寒化,寒湿内郁,这两种情况都能使中焦郁滞、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障碍,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为黄疸。故治疗黄疸病除了根据其属热、属寒,分别采用清热、温化的治法外,常常都要配伍利尿渗湿的药物,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病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素问·痹论》)

痹症,是风寒湿三种邪气同时侵犯人体,流注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的。其主证是肢体、关节、肌肉发生疼庙、酸麻、重者、屈伸不利和关节肿大等。但三气杂至,常有所偏胜。其风气胜者,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疼痛,故称行事:其寒气胜者,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筋骨冷痛,得温则减,故称痛痹;其湿气性者,主要表现为肢体重着、浮肿、疼痛,故称着痹。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等均属痹证范畴。治宜祛风、散寒、除湿。但痹证除属风寒湿三气杂至为患者外,尚有风、湿、热三邪合而为患者,其证发病急,关节红肿疼痛,或游走不定,常伴发热、多汗,口干烟躁,苔黄腻,脉数;是为风湿热宗。治宜清热通络,疏风祛湿,可用宜称汤或银翅白虎汤之类加减。

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胯骨

(章虚谷)

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湿为阴邪,可阻遏运化而伤脾阳,热为阳邪,可劫夺津液而伤胃阴。故乱热之邪,总要犯及脾胃,即使外感湿热,也会同气相召,最终导致脾胃两伤。这说明了湿热病的病变重心在于脾胃,治疗时应予注意。

伤器者,静而得之为阴墨,动而得之为阳器

(《时病论》)

夏季盛冒,谓之伤暑。因其表现症状不同,又有阴暑、阳暑之分,所谓阴暑,其证为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心烦腹泻、肤热无汗、脉浮紧等。多由于天气炎热,贪凉饮冷,或露卧于瓜棚架下,或纳凉于深堂湿地,或过久地受电扇风吹,或过多吃西瓜冰棍,阴寒之气伤人所致,治宜藿香正气散之类。所谓阳暑,其证为高热心烦,蒸蒸汗出,口渴引钦,气短神疲,脉浮洪或数而无力,多由于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劳动时间过长,或长途旅行所致,治宜王氏清暑益气汤之类。

温邪上受,首先犯膝,递传心包

(《外感温热篇》)

这是叶天士提出的温病发病机转,很是扼要。华辅云锐,邪从口鼻而入,故曰上受”;肺合皮毛,主人身之表,且肺位最高,邪必先伤”。所以,外感温热之邪,首先侵犯肺脏而出现发热恶寒。出汗,咳嗽等肺卫见证。若治疗得法或正能胜邪。则可使邪从外解而愈。如果正不胜邪或治疗不当,邪不外解,可以由卫分传至气分,再进而传至营分、血分。这是一般规律,所以叫做顺传、若正气太虚或邪气太盛,邪气可由卫分直陷心包,而出现神昏谱语等危重症状,由于病情急剧转变,病势凶险,所以叫做逆传。

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温病条辨》)

盈邪自口鼻而入,鼻为肺窍,故常先犯肺。肺居上焦,属手太阴,故曰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临床上温病(包括大多数急性传染病)初起时,往往首先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

斑从肌肉而出从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

(章虚谷)

斑和疹都是温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出血性表现。疹是小出血点,其位表浅,多由风热郁肺、内闭营分,从血络而出。肺主皮毛,故疹属肺。肺又主气,故叶天士说,疹属气者不少”+肺为太阴,故陆子贤指出,痿为太阴风热。”斑是片状出血,其位较深,多由热郁阳明,逼迫营血,从肌肤外发。胃与脾共主肌肉,故斑属胃。脾统血,故叶天士说:斑属血者恒多”;胃为阳明,故陆子贤指出,斑为阳明热毒”。斑和疹在临床上常同时并见,故多合称为斑疹,但在治疗上,疹宜宣肺达邪,清营透疹,用清营汤之类加减:斑宜清胃解毒,凉血化斑,用化斑汤之类加减。

积为疳之母

(《幼幼集成》)

所证是几科常见疾病,以面黄肌瘦,肚腹膨胀,消化不良,营养障碍为特征。此外,还可见到毛发枯焦、食少便满或晴异食等证。本病多因饮食不节和寄生虫导致脾胃先伤,消化功能紊乱,在饮食积滞或虫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所以说:积为瘠之母。吴鞠通指出,瘠者,干也……千生于湿,湿生于土虚,土虚生于饮食不节,饮食不节生于儿之父母之爱其子,惟恐其儿之饥海也。”瘠是积发展的必然结果,积是疳形成的前提条件,故《幼幼集成》强调指出:治瘠证必先去积。”

髓海不足,则脯转耳鸣

(《灵枢·海论篇》)

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为脑,所以称脑为髓之海。肾精充足,脑的功能才能维持正常。如果肾精亏损,就会导致髓海不足,而髓海不足,则可导致脑的功能失调而出现眩晕耳呜等证。故又有精虚则眩”之说。治宜填精补脑。

无痰不作眩

朱丹溪认为: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疲为主,挟补气药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因为痰饮聚积、阻碍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上冒,故致头眩。即所谓痰在上则眩”。关于痰饮引起眩晕,《金匮要略》中已有记述。如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和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骸”。临床上一些美冠尔氏综合征(耳源性眩晕)和高血压病人表现为头晕目眩,心悸,胸闷呕恶,食少痰多,舌苔白腻,脉弦或滑等痰浊中阻证型者,治宜涤痰降浊,方如二陈汤、半夏天麻白术汤及旋复代赭石汤等加减。

无虚不作眩

张景岳认为,眩晕多属虚症。他指出:丹溪则曰无痰不能作,当以治痰为主,而兼用他药。余则曰,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酌兼其标。”《金匮要略》: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灵枢·卫气篇》:上虚则眩”,都说明眩晕与虚症的确有关。临床上一些由于贫直或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多属虚症,如肝阴不足,心脾两虚,阴阳两虚等。即使某些高血压病人表现为肝阳上亢,亦与肝肾阴血不足互为因果,故张景岳主张以治虚为主。

关于眩晕,刘河间尚主张与风火有关。临床上也确实可见到一些高血压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及某些肝胆疾患、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急躁易怒、而红目赤、脖肋胀痛、口苦口干、小便短赤等肝经实火之证,治宜清肝泻火,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刘河间、朱丹溪和张景岳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眩晕与风火、烧和虚的关系,都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也其不足的一画。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切不可扬此抑彼,犯片面性的错误。

浊气在上,则生腈胀;清气在下,则生殖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清气宜升,浊气宜降。若清阳之气不升而下趋,就会出现腹泻,治宜健脾升阳以止泻;若浊阴之气不降而上逆,就会出现胀满,治宜行气降浊以宽满。

气有余,便是火

(朱丹溪)

正常人的气血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由于情志因素或脏膨功能失调,破坏了气血的平衡状态而致阳气偏胜时,就会出现火”的证候。这是朱丹溪的一句名言,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朱丹溪还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认为人体总是有余于气,所以相火”易动,因而主张微阴降火”,被后人称为养阴学派”的创始人。

气不足、便是寒

(张景岳)

张景岳认为,阳气是生命之本,如果阳气不足就会出现寒的证候。临床上所见到的各种虚寒证,都与脏病的阳气不足有关。如心阳不足可出现胞闷气短、而色苍白、唇甲青紫、四肢厥冷、心血瘀阻、脉微细等上焦虚寒证:脾阳不足可以出现腹中冷痛,口泛清水,四肢不温,气怯形寒,漫泻或便溏等中焦虚寒证:肾阳不足可以出现形寒肢冷、小便消长、阳痿遗精等下焦虚寒证。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咳论》)

咳嗽虽是呼吸道常见症状之一,但引起咳嗽的原因不只是肿脏本身的疾病,其他脏腑疾病也可引起咳嗽。故陈修园说,肺为脏腑之华羹,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骇矣:亦只曼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肺脏本身疾病所致的咳嗽,多属外邪侵犯,实证居多,应以治肺为主;其他脏腑疾病所致的咳嗽,属于内伤常虚实夹杂,应以治他脏为主而兼治肺脏。所以,张景岳指出、外感之咳,其来在肺,故必由肺以及他脏,此肺为本而他脏为标也;内伤之咳,先伤他脏,故必由他脏以及肺,此他脏为本而肺为标也。”但是,不管咳嗽的本究属何脏,总与肺脏受到损害有关,故又有咳嗽虽多,无非肺病”的说法。陈修园也指出: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肺为气之市,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骇,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也。”

咳为气逆,嗽为痰多。咳出于肺,嗽出于脾。肺气_逆,咳呛愈升愈剧,脾有湿,痰浊益聚益多

(金子久)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但咳与嗽有区别,咳是肺气上逆,有卢无痰;嗽是痰浊上泛,有痰无声。临床上咳和嗷常同时出现,故习惯仍咳嗽并称。咳的病变主要在肺,肺气上逆,咳呛就会越来越剧烈:嗽的病变主要在脾,脾不运乱,痰浊就会越聚越多。故治咳应以宜肺降逆为主,治蒙则应以健脾除湿为主。

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叶天士)

脾主运化,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减退,体内的水液代谢过程不能正常进行,过多的水分在体内停积,就会聚而成痰。因此,痰能不能形成,脾的功能正常与否是关键因素,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痰为呼吸道分泌物和灰尘、细菌等的混合体,主要停聚于肺系,通过呼吸道而排出体外,所以说,肺为贮痰之器。

痰之成由于液之积,液之积由于气不远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适当的津液,才能维持身体内的水液平衡。如果津液有余,就会通过机体气机的运转,把多余的津液排出体外。但当人体气机不利时,过多的津液不能及时清除就会停积,而停积的津液进一步就聚而成痰。所以气机不利是形成痰的关键因素。临床上治疗痰证时,常常需要配伍条畅气机的药物,如枳壳、陈皮、橘红之类,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即所谓:气行水行,水行痰散”。

胸阳虚而浊邪上千则作啮;肾阴虚而气海少纳则生喘

(金子久)

脾主运化,脾阳虚则运化失司。水湿停聚,湿浊上千于肺,痰从内生,痰虽多而不咳,故作嗽,治宜健脾除湿。肾主纳气。肾阴虚则摄纳无权,气从上逆,呼吸急促,呼多吸少而气不得续,故生喘,治宜补肾纳气。

肺气升为实喘,肾气升为虚喘

(金子久)

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喘为气机逆乱,呼吸急促的征象,临床上有虚实之分。实嗜多由风寒或痰浊、痰热伤及肺脏,使肺气上逆所致,故叶天士指出,在肺为实。”治疗重点在肺,应以祛邪肃肺为主。虚喻多属肺肾虚衰,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则气逆于上而为喘,故叶天士指出,在肾为虚。”治疗重点在肾,应以补肾纳气为主。

热极生风

热邪太盛,灼伤营阴,箭脉失养而出现抽搐、项强、两眼上翻甚至角弓反张等症状时,叫做热极生风。多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急性病的高热阶段,小儿尤易发生。治疗应清热息风,犹如釜底抽,热退则风自平。

血虚生风

肝藏血而主筋。肝血不足,不能荣于脑,则出现头晕;不能养目,则出现眼花;不能濡养筋脉,则出现头或手足震颤、抽搐,不能滋润肌肤,则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叫做血虞生风。可见于贫血或失血、帕金森氏病、高血压病、某些传染病的恢复期和某些皮肤病。治宜养血祛风。

麻为气虚,木为血少

气虚不能温煦肌肤,故出现麻的症状,治宜益气,方如四君子汤之类,气足自无顽麻。血虚不能营养肌肉,感觉麻碍而出现木的症状,治宜补血,方如四物汤之类,血足则木自消。临床上麻木常同时存在,但当莽其貌轻孰重,而分辨施以恰当的治法。

此外,痰沿经络亦可出现麻木,此乃木虚标实之证,治疗除健运脾胃外,尚需祛痰通络。

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

(《素同·逆调论》)

营气虚弱,不能濡养肌肤,就会导致皮肤麻木不仁,不知寒热痛痒,治宜养血调营;卫气虚弱,不能温煦肢体,就会导致肢体不能举动,功能障碍,治宜健脾益气。如果营卫都应弱,就会导致皮肤感觉失常和肢体功能障碍,治宜气血双补。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素问·至真要大论》

肝藏血,血虚可出现眩晕、手足蠕动、皮肤瘙痒等症状。肝血不足,肝阳偏亢亦可化风而出现头晕、头摇等症状。血热又可出现惊厥、抽搐等症状。风主动,告行而数变,故中医将头晕、震颤、抽搐、皮肤瘙痒等症都称牧风的表现,并且认为风与肝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临床上对于具有眩晕、抽搐、瘙痒等风的症状的疾病,多从肝论治。如贫血、高血压、荨麻疹、婴儿手足搐拐症及各种发热性疾病所

致的惊厥和破伤风、流脑、乙脑等病的后遗症。具体治法有清热息风、平肝息风和养血祛风,临征时应根据病情立法处方。

诸气脑部,皆属于肺

(《素问·至真要大论》)

肺主气,若肺受外邪,使主气的功能失常,就会出现呼吸急迫、胸中满闷的症状。所以,对于呼吸不利的病人,应该从肺论治,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和肺气肿等。

诸温肿满,皆属于脾

(《秦问,至真契大论》

脾主运化水湿,若脾的功能障碍,运化失司,水湿就会在体内停聚,流往四肢则为肿,栾于腹内则为满,趋于大肠则为泄泻。所以,临床上对于水湿停聚、四肢肿胀、腹胀而满及泄泻等证,多从脾论治。如心趣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但肺为水之上源,能通调水道,肾主水而司二便,且肾有渔煎脾阳的作用。浮肿胀满水湿之证,亦与肺、肾两脏有关,临证时应全面考虑。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素问·至真要大论》

疼痛或有痒感的疮疡,多为火邪所致,所以常伴有红肿发热的症状。心属火而主血,血脉运行不利,凝涩而产生痰间,郁而化热,肌肉窃,遂发为疮疡。故治疗疮疡,宜采用清心泻火解毒之法。如疖、痈、急性淋巴结炎和腮腺炎等。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素问·至真要大论》

风性动,善行而数变。故临床上突然出现的痉挛、抽搐甚至颞直、角弓反张等症状,多与风邪有关。风有内风、外风之分。外风官散,如柔疼用瓜萎桂枝汤治疗,刚疼用葛根肠治疗。内风宜息,如热极牛风者用羚羊钩藤汤之类,以淙肝息风,肝阳化风者,用镇肝息风汤之类,以平肝息风,血虚生风者,用阿胶鸡子黄汤、大定风珠之类,以滋阴息风。

诸泥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

(《素问玄机原病式》)

燥邪为患,虽有内嫚、外燥之分,但其主要病理改变均为机体津液亏耗。常见症状有口鼻干燥,皮肤干枯皲裂,毛发不泽,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干咳无痰或少痰,苔干脉细等。治宜生津润燥。外燥属凉者,可用杏苏散加减,属温者,宜桑杏汤、清燥救肺汤之类;内燥可用润肠丸、五仁丸之类。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胃居阳明,脾属太阴。脾胃共同完成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任务。外邪侵犯脾胃,如果人体中气不衰,则病从热化而表现出以胃为主的症状,如果人体中气虚衰,则病从寒化而表现出以牌为主的症状。例如湿温病,当病人中气旺时,就会出现壮热、自汗、口秽、烦渴喜冷钦、腹中嘈杂、便秘或下利垢腻等以阳明胃为主的热重于湿的症状:若病人中气虚衰,就会出现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倦怠身重、不思食、便赞或水泻等以太阴脾为主的混重于热的症状。所以薛生白说,混热证属阳明、太阴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章虚谷更进一步指出:人身阳气旺即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则随湿化而归太阴。”

此外,脾胃疾病也有虚实之分。其实者,病多在胃,治宜惕胃:其虚者,病多在脾,治宜健脾。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

时胱属太阳,肾属少阴。由于人体正气强弱不同,在感受外寒时可出现两种不同的病理变化。如果正气充实,感寒后,乏与邪争,则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汗出或无汗、脉浮等太阳表证。故曰:实则太阳”。如果正气虚衰,不能与邪相争而致寒邪内陷,则出现恶寒身不发热、呕吐、下利清谷、四肢厥冷、小便清白、脉沉微、苔薄白或心烦不眠、口燥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少阴里证。故曰虚则少阴”

三阴结,谓之水

(《素问·阴阳别论》)

三阴指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因肺主宜发肃降,能通调木道,为水之上洁;脾主运化转输,能升清降浊,使精液上输,水湿下行。所以,如果邪气结于肺脾二脏,致肺失宣降,脾失运化,就会使水液贮留于体内而发生水肿、膨胀等证。

《医门法律·水肿门》说,经谓……三阴结谓之水。……三阴者,手足太阴脾肺二脏也。胃为水谷之海,水病莫不本之于胃,经乃以属之脾肺者,何耶?使足太阴脾足以转输水精于上,手太阴肺足以通调水道于下,海不扬波矣。唯肺腺二脏之气,结而不行,后乃胃中之水日蓄,浸灌表里,无所不到也;是则胖脖之权,可不伸耶?然其权尤重于肾。肾者,胃之关也。肾司开合,肾气从阳则开,阳太盗则关门大开,水直下而为消;肾气从阴则合,阴太盛则关门常合,水不通而为肺。经又以肾本肺标,相输俱受为言,然则水病以牌肺肾为三纲矣。”说明水液代谢障碍,除邪气郁结于肺脾二脏外,尚与肾脏有密切的关系。

灵枢·决气篇》

肾藏精开窍于耳。

肾精充足,则听力正常。肾精亏损:不能荣于耳,则可导致听力减退。此类耳聋属虚,治宜补肾益精。老年人由于脏腑机能减退,肾气衰少,肾精不足,故

气脱者目不明

(《灵枢·决气篇》)

气虚的人,视力常减退,特别是阳气大脱的病人,可出现两眼无神,视力摸糊的症状。因目得血面能说。气为血之帅,气足才能帅血上注于目,使视力正常;若气脱则不能帅血上行,且失所养,故视物不明。

血脱者色白,天然不泽,其脉空堂

(《灵枢·决气篇》)

心主血,其华在而,严重失血的病人,常有面色苍白、皮肤干枯不净的表现。因血液运行全身,供给人体各部所需的背养,若血液充足,其色营于皮肤,则面部及全身肤色红糊。如果血液亏耗,不能营于体表,故肤色苍白而皮肤干枯不泽,脉为血之府,血足则脉充;血器,故脉空虚。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素问·通评虚实论》)

邪气,指致病因素。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正气抵抗外邪而使身体机能活动增强,就表现为实证。如感受外邪而致发热、气急、声粗等。精气,指人体正气。正气虚损,脏腑功能低下,就表现为虚证,如内伤疾患引起的纳养、便薄、、畏短气寒、语音低微等。

课程目录;

《病因病机》第一节:外感病因——人的病从哪儿来的呢?

《病因病机》第七节:火邪——火邪是不是天气太热了?

《病因病机》第三节:寒邪——寒邪最易伤人阳气

《病因病机》第九节:内伤病因——中医里的心理学

《病因病机》第二十一节:血虚——十个女人九个血虚

《病因病机》第二十三节:中医的治疗原则——选择中医的N个理由

《病因病机》第二十二节:气与血的关系异常——气与血相爱相杀会怎样?

《病因病机》第二十节:气虚——现代人都气虚吗?

《病因病机》第二节:风邪——百病之长的风邪

《病因病机》第五节:湿邪——水停在身体里就是湿邪吗?

《病因病机》第八节:疫气——中医说传染病

《病因病机》第六节:燥邪——干燥也是外邪?

《病因病机》第十一节:劳逸失宜——过劳过逸都是病

《病因病机》第十七节:虚实夹杂的病机——虚虚实实的病症咋分呢?

《病因病机》第十三节:瘀血——瘀血是怎样形成的?

《病因病机》第十九节:精瘀——男女都会有精瘀

《病因病机》第十二节:水湿痰饮——百病皆由痰作祟”是什么意思?

《病因病机》第十五节:实证病机——斗争激烈的实证病机

《病因病机》第十八节:精亏——人体内的金银细软”少了会怎样?

《病因病机》第十六节:虚症病机——进补之前要分清是谁虚了?

《病因病机》第十四节:发病的基本原理——你所不知道的发病原因

《病因病机》第十节:饮食失宜——不生病的饮食方式

《病因病机》第四节:暑邪——夏季特有的邪气

展开更多
资料预览图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

·上一讲座:【张景明】不生病的智慧5集 147826
·下一讲座:【张景明】气血与经络7集 147828
·在百度查找“【张景明】病因病机23集 147827”更多相关内容
  • 讲座排行
  • 相关资料
【张景明】《以病案精讲内科常见病》之脾胃系统疾病 146414
所属分类:医药医院2024-06-23
关注度:
【张景明】中医基础第五期培训视频25集 147821
所属分类:医药医院2024-02-15
关注度:
【张景明】讲透方剂 147822
所属分类:医药医院2024-02-14
关注度:
【张景明】黄帝内经 147823
所属分类:医药医院2024-02-14
关注度:
【张景明】中医辨证120讲 147824
所属分类:医药医院2024-02-14
关注度:
推荐来当推广员,购买更省钱、分享还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