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发货>收到卡密后>用"QQ登录"方式到本站>在线充值它
资源导航

【好书精读】离经叛道深度阅读付费音频 133714

教育培训158 MB2018-05-03 10:54:01

所属:音频讲座>ID号:133714

下载

需要5点数下载(1点数=1元)

访客评分

5

775人

资源简介:

 【好书精读】离经叛道深度阅读付费音频

内容简介  · · · · · ·
如果当初为数不多的那几个人没有听从内心的反叛直觉,美国或许根本不存在,个人电脑可能还未普及,我们大概还坚信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只有一些人会产生重大影响,大多数人终将平庸。然而,那些打破常规、改变世界的人其实和你我并没有太大不同。林肯并非生来更具创新精神,也并非更有勇气应对争议。正如思想家杜波依斯所评论:“他是你们中的一员,但他成为了亚伯拉罕·林肯。”
由此可见,离经叛道不是一种天生的特质,而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影响世界也并非少数人才能达成的成就,关键在于当我们勇于创新时,我们是否兼具谋略。
如何才能减少预测失误,把赌注押在真正有潜力的想法上?说给谁听、如何说,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而非惩罚?什么时候是行动的最好时机?如何在敌方阵营中培养盟友?以及,该怎样管控自身的疑虑和恐惧,又该怎样打破周围人的冷漠?
一群有趣、有胆、有谋的创新者,在作者的旁征博引中纷纷登场。希望他们的故事和作者与众不同的观点,能激励更多人在离经叛道的路上,妄想不灭,有勇有谋。
作者简介  · · · · · ·
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
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连续四年被评为“沃顿最受欢迎的教师”,位居“全球25位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之列,并入围《商业周刊》评选出的“40位40岁以下最优秀的商学院教授”。
他是谷歌最推崇的组织心理学家,长期担任谷歌公司、强生集团、高盛集团、皮克斯动画,以及联合国和美国海陆空三军的资深顾问及演讲嘉宾,并作为“青年全球领袖”受邀出席世界经济论坛。
他还是《异类》作者马尔科姆“最欣赏的社科作家”。作为《纽约时报》专栏撰稿人,他三度成为最受读者关注的作者,并登上《纽约时报》的封面。处女作《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Give and Take)为《纽约时报》超级畅销书,同时被亚马逊书店、苹果公司、《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推荐为“年度最佳图书”,被《财富》杂志以及《华盛顿邮报》评为“必读商业经典”。本书是他的第二部作品。
目录  · · · · · ·
推荐序——谢丽尔•桑德伯格(Facebook首席运营官)
第一章 创造性毁灭:违背常规的风险
为何风险就像股票投资组合
打破默认的规则
雄心壮志的两面性
第二章 盲眼发明家与目光狭隘的投资者: 识别原创想法的艺术和科学
在创意的钢丝绳上漫步
亲吻青蛙
原型的囚徒和目光狭隘的偏好
经验是一把双刃剑
直觉的偶然性,又或史蒂夫•乔布斯错在哪里
激情的风险
如何尽可能地选对创意
第三章 孤立无援:向上级说出真实想法
没有地位的权力
迈出最差的一步:赛瑞克效应(The Sacrick Effect)
陌生产生轻视
在离开之前放弃
发声+女性身份,双重少数身份带来双重风险
未选择的路
第四章 急躁的愚人:选择时机、战术性拖延和先动劣势
另一个达芬奇密码
拖延的纪律
自由飞翔和祈祷
开拓者和定居者
创造力的两个生命周期:年轻的天才和年长的大师
第五章 金发姑娘和特洛伊木马:创造和维护联盟
微小差异的自我陶醉
温和的激进分子
与敌人、而不是友敌结盟
熟悉产生美
西部是如何胜利的
携手前进:在冲突阵营之间结成联盟
第六章 给叛逆一个理由:兄弟姐妹、父母和榜样是如何影响你的创新性的
生而反叛
选窝(Niche Picking):不争之争
父母管得越来越松
伟大的解释
不受待见的人:为什么名词比动词好
为什么父母不是最好的榜样
第七章 再议团体迷思:强文化、狂热崇拜和魔鬼拥护者的奥秘
蓝图中的螺丝钉
成长的烦恼:忠诚度文化的弊端
“不同凡想”文化
你所知道的魔鬼
找到一只能煤矿中报警的金丝雀
当原则发生冲突
真相大白的时刻
移动者和塑造者
第八章 逆流而行并保持稳定:管控焦虑、冷漠、矛盾和愤怒的情绪
负面思想的积极力量
不要放弃信念
外包激励
少数的力量
燃烧的平台
表演必须继续
火上浇油
采取行动,产生影响
 
诚商数据商学院精读概览: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一本书叫《离经叛道》,它的副标题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何改变世界》。作者亚当?格兰特是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也是很多国际大公司比如google啊、高盛、皮克斯这些公司的资深顾问。《离经叛道》这本书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作者分析了很多商业世界中的现实案例,并且引用了很多前沿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一个人怎样才能产生创新的想法,并且成功地推销和实施这些想法,进而改变世界。
这本书里有很多精彩的观点,其中有不少是反常识的,也就是说跟很多人想得不一样,比如说,亚当?格兰特在书中提出,在从事一些富有创造性的事情时,拖延反而是有好处的,他还发现,一个悲观的人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那到底为什么呢?我会分四期,跟大家很详细地去解读。这四期啊,每一期会讲解一个核心观点,它们分别是:
第一个核心观点:创新就是拒绝默认选项
第二个核心观点:好想法要经过同行检验
第三个核心观点:找到说服他人的心理纽带
第四个核心观点:拖延有利于创新
我会通过一周的时间给大家详细讲解这四块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一讲,第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结论:创新是拒绝接受默认选项。
书里举了这么一个例子,说有一项针对客服人员的调查就发现,使用Firefox也就是火狐浏览器或者google的Chrome浏览器的员工,他的工作时间要比使用IE浏览器或者苹果的Safari浏览器的员工多出15%。而前者的缺勤率要比后者低上19%。
同时呢,他还发现,使用Firefox或者Chrome浏览器的员工,他们的销售额也更高,客户满意度也更高。总的来说,就是这些人的工作表现更加好。
欸,这就奇怪了。使用什么浏览器为什么跟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会产生这样的关系呢?当然,这肯定不是一个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浏览器并不是构成工作表现差异的原因。更可能的是,使用什么浏览器这个行为背后反映了这个客服员工的某个心理特质,而这个心理特质影响了工作表现。
然后再分析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IE浏览器是内置在Windows系统中的,默认的浏览器,Safari浏览器呢,是内置在苹果系统中的默认的浏览器。而Firefox或Chrome浏览器,是需要员工自己去搜索、下载、安装的。像这些员工,他们并没有接受使用浏览器的系统默认选项,而是主动去寻找一种可能更好的选择。
这当然只是一件小事咯,但从这件小事上面,我们就能大致看出一个人的工作习惯。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那些接受系统默认浏览器的客服员工,有可能在其他的工作环节中,也是按照既定的、常规的方式来工作,而不是主动地去探索更好的方式。
比如,他们要在电话里推销一个产品,那么可能就会照本宣科,按着稿子来读,而不会随机应变,如果客户来质疑你,挑战你,你就不知道怎么说了,这肯定不行。
这样做事的结果,一方面,肯定是推销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让他们自己也觉得很枯燥、很乏味啊。
那么这样的员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对自己的这份工作也多半会感到厌倦了,所以呢,工作时间也会短一些,缺勤率也会增加。那么反过来,那些主动积极型的客服,他们的工作劲头也就更大,更投入,所以他们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业绩表现也更加好。
像这样一种现象,心理学家约翰?约斯特提出了一个叫做“系统正当性”的概念来解释,它呢是说,当一个人处在某一个环境构成的系统里时,他更倾向于默认这个系统是合理的、正当的。而且呢,在同样一个系统里面,有些人是属于比较优势的群体,还有一些人是比较弱势的群体,那么约斯特就发现,弱势群体身上的维护系统正当性的倾向更强,比优势群体还要强。
比如说,有一个调查是针对美国国内,处在收入金字塔两端的人,一端是富人,一端是穷人,去询问他们对经济不平等,这种现象的看法,结果发现,处于底层的美国穷人,他们更倾向于认为,经济不平等有必要存在,穷人里持这种观点的比例要比富人多出17%。
类似地,约斯特还调查了美国的言论自由相关的议题,也出现了类似的结果。于是约斯特总结道:“在某种状态下受害最深的人,却恰恰是最不愿去质疑、挑战、拒绝或改变这种现状的人。”
说到这里,我们来看,你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呢总是习惯于接受默认选项,总是假定系统是正当的,另一种人呢,总是在默认选项之外去想,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选项。那么你可以问问自己,你是更想做第一种人,还是第二种人呢?
总是把默认的东西当作合理的,当然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就像一种止痛药一样,我们能得到安抚,但是呢,也放弃了追求更好选择的机会。《离经叛道》这本书给出的第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创新是拒绝接受默认选项,我们应该勇敢地去探索和追求更好的可选项。这是非常有启发的一点。
讲到这里,我想请大家做一个实践练习。我们每期节目都会出实践练习给大家。我们的第一个实践练习是,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现在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存在哪些默认的选项,在这些默认选项中,有哪些是应该打破的,是可以去探索更好的选择的。请大家跟我一起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不用现在马上就得出答案,就这两天,在你闲着没事的时候,可以经常默默地,想一想这个问题,也许你的生活能就此获得一些改变。
那说到这儿呢,我还想做一个延展,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因为我是一个父亲嘛,我有一个六岁的儿子,所以我有时候也会思考,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去培养我们的下一代。
像我自己的话,从小都是老师眼里的乖学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然后念书一路念到了博士。但是反思一下的话,如果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宁可不要这么乖,我宁可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多做一些与众不同、甚至特立独行的事。我会觉得,如果这样,对我整个的人生发展会更好。因为我的创造力可以得到更大的施展。
所以心理学家发现,小时候最受老师宠爱的孩子,往往不是最有创造力的孩子。因为老师喜欢的往往是那些聪明但是墨守成规的孩子,而对于那些不那么守规矩的孩子,他们会认为是调皮捣蛋的,他们不会太喜欢。
那么这些老师喜欢的、聪明的乖孩子呢,长大了以后,往往也是挺乖的,他们甚至可能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和管理者。有个作家有个很形象的比喻,说他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绵羊。
这些优秀的绵羊,都是很渴望成功的,但他们总是在既定的社会标准和奋斗路径下去争取所谓的成功,他们不大会偏离这些标准,去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所以他们很难取得改变世界的成就。
就像若干年前,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批判现在的北大学生,说他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一样。当你追求成功的动机太强的时候,你就会把你创新的精神和勇气,给排出去。你越看重成绩,就越害怕失败。
当你老是对自己说,我要成功!我要成功!的时候,你追求的更可能只是有把握的成功。所以你看,现在的社会,特别是看那些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人人都渴望成功,但他们又总是在一个公司里唯唯诺诺的做事,过得很压抑,这就是因为对成功的渴望压制了他们自由发展的欲望。
那么这里就确实出现了一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在社会上生存都不易,所谓的hard模式嘛,所以当你有一个饭碗可以养活自己的时候当然要好好做咯,但另一方面,我们要追求长期的、更好的发展,又可能需要冒点险,做一些别人都没有做过的事情,但这些事呢,万一失败了呢可能连我们的生存都没法保障了。
那怎么办呢?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也就是你要有一份保底的、给你提供收入保障的工作,与此同时,你再去干一件冒险的事,去闯、去拼、去尝试。
有管理学家就专门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开始创业时,他们是应该保留自己原来的工作,还是辞去工作全身心去创业更好?
他们调查了美国的5000多位创业者,结果发现,保留原来工作兼职创业的人,他们的创业失败率更低,要比辞掉工作去创业的人,失败率低上33%,这个结果还蛮出人意料的。
于是我们会想,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你做的一件事风险过大,同时又不做一定的风险控制,那你是不是就像一个赌徒一样?
反过来,如果你做事情比较的谨慎,虽然也会去冒风险,但是只是有限度的风险,那么你创办的企业反而会更稳固。
举个例子,1996年的时候,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就已经发明了大幅度改进网络信息搜索的算法,但直到1998年他们仍在斯坦福大学继续读博士。拉里?佩奇说:“我们差点没办成谷歌公司,因为我们非常担心完成不了博士研究项目。”他们甚至曾经,因为担心开公司影响他们的博士研究,而差一点以不到200万美元的价格卖掉!好在啊,这位潜在的买家拒绝了这笔交易。
所以有学者就提出了一个风险组合理论,他用股票市场的投资策略来类比,如果你决定进行一项风险性投资,那么你就要建立一个投资组合,而不是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一只股票。这样才能降低风险。
那么我们的人生也需要这样一个投资组合,如果你要在一件事情上冒风险,那么你就需要在别的领域谨慎行事来降低风险。也就是说你有了退路,有了一定的安全感以后,你才能撸起袖子加油干啊!
所以一个成功的创新者,一方面会在一个领域冒很大风险,但在另一个领域,却极度谨慎,从而对冲了风险。
所以下面我给大家安排了一个实践练习:梳理一下你现在的生活,你的职业和事业,想一想你的人生的风险投资组合是什么样的?如果你发现你的人生投资组合中的每一项,都是过于保守的,那么就要想一想,怎么增加一两件要冒风险、高风险高收益的事件,如果你的人生投资组合过于冒险、激进,你就要想象你的安全的地盘在哪里,怎样降低整体的风险值?
其实设计人生的风险组合跟我另外一个方法很像,名字叫杠铃策略。这个策略是由美国的投资家塔勒布在《反脆弱》这本书里面提出的,塔勒布还有一本更出名的书叫《黑天鹅》。杠铃策略是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看一个杠铃,它是不是两头大,中间只是很细的一根,这两端的部分分别指风险极低的投入和风险极高的投入。
塔勒布就是说啊,好的策略就应该一方面极度保守一方面极度冒险,但不要在中等风险这个中间部分有太大投入。这个和《离经叛道》这本书里讲的风险组合理论是很接近、很相似的。
塔勒布拿文学家做例子,他说欧洲的很多大作家都有一份稳定且比较安逸的工作,作为生存保障,这样他们在业余时间才可以做非常前卫的文学探索。比如说卡夫卡就是在保险公司上班的。
然后看我们国内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三体》的作者,着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他长期在山西的一家发电厂做工程师。白天上班,晚上写作。其实这样一份安稳并且并不忙碌的工作,对刘慈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三体》大热之前,科幻小说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看科幻的人很少,发表和出版科幻小说,也不会有太多收入,所以如果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保底,那么大刘写科幻也就很难坚持下去。
但是讲到这里,有些书友可能会有疑问,就是我们中国古代喜欢讲“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对吧,这些能够不顾一切、全力下注all in的人,至少是非常有勇气的,这种奋力一搏的勇气难道不应该提倡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简单讨论一下。我个人认为,喜欢下全部赌注去博一把的人,大多数时候,额我不是说全部啊,大多数时候,只是因为过度自信或者过度乐观。而不是有没有勇气的问题。他们在某些时刻意识到了比较大的风险,但是他们的过度自信或者过度乐观把这些风险又给掩盖掉了。
那么一个人很乐观、很自信,难道不好吗?在《离经叛道》这本书里,也恰巧讲了这个问题。作者比较了两种人做事方式的不同。一种是乐观主义者,一种悲观主义者。一般人总是以为乐观主义者做事的成功概率更高,但心理学有研究发现,恰恰相反,悲观主义者的做事成功率更高。为什么呢?因为悲观主义者,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会设想各种可能的糟糕情况,他们会担心这担心那,而这样的担心恰恰使他们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深究更多的细节,这样一来,那些糟糕的情况反倒可能尽量规避掉。
所以说,虽然悲观的人,似乎不大受欢迎,但他们做事情往往更加靠谱。
当然啦,有些人就是乐天派,就是不会悲观,那也没关系,但做事谨慎一点,多留个心眼,总是有好处的。
所以,简单总结一下的话,一个创新者或者潜在的创新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首先,他一定不是一个极端保守的人,比如不会总是接受默认选项,但与此同时,他也一定不是一个极端冒进的人,他一定不会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到一件事情上,而是会尽力去控制风险。所以一个成功的创新者他更像是一个折中者,他不是一个走极端的人,他既有乐观的一面,但同时也需要保留必要的悲观。
。。。。。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现在仅需¥5点数
市场价 ¥888 立即下载 点数购买规则 报告下载错误

本月排行

  1. 1【男人秘密】一次搞懂男性健康的18个秘密 148631

    899 MB

    866次浏览

    健康养生

  2. 2【识人高手】鬼谷子识人奇术 148632

    983 KB

    158次浏览

    人性心理

  3. 3【珍妮之吻】神秘感训练营 148633

    993 KB

    721次浏览

    人性心理

  4. 4【张翔】张翔道德经 146822

    2.75 GB

    301次浏览

    百科讲堂

  5. 5【程郡】程郡的股票私塾课(一)音频 146813

    434 MB

    300次浏览

    金融财经

  6. 6【熊太行】办公室职场关系12讲 146650

    44.0 MB

    300次浏览

    职场培训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

免费获取点数
(1天30点)

加载中...